400 0719 088

北京圣医国康国际中医药研究院、鼎和堂中医荣获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2023特别贡献单位”等多项荣誉。

热烈祝贺北京圣医国康国际中医药研究院、鼎和堂中医荣获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2023特别贡献单位”等多项荣誉

Ternura 杭州鼎和堂中医 2023-11-02 21:16 

10月23日至24日,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以下简称基层医疗服务分会)换届选举大会暨十四五时期中医药振兴发展政策解读大会在河北正定成功举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吴刚,国医大师李佃贵,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朱佳卿,河北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河北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孙士江以及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首任会长和第二届当选会长张皓臣,北京圣医国康国际中医药研究院、鼎和堂中医院长赵倩蓓女士应邀出席并当选第二届副会长。


图片


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和基层医疗服务分会会员代表出席了24日上午举行的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孙永章主持。


图片


北京圣医国康国际中医药研究院、鼎和堂中医是本次大会的承办单位,院长赵倩蓓女士致词,并做了主题为《中医药产业数智化和创新化的发展,中医AI赋能传统中医转型升级》专题报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吴刚讲话

图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吴刚讲话


吴刚在开幕式上做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医药‘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实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预期目标。需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打造数智中医药应用新场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形成中医药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吴刚表示:“希望新一届基层医疗服务分会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将基层医疗服务工作与中医药信息化相结合,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培养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交叉融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和不同层次的在线教育培训;充分利用信息化传播方式,为公众健康服务提高民众健康素养。促进中医药基层医疗服务队伍的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助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民众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医大师李佃贵讲话

图片

▲国医大师李佃贵讲话


李佃贵在讲话中表示:“我特别期待顺利换届后的基层医疗服务分会在总会领导的指导下,在新一届分会领导的带领下,建立高端的学术引领体系,为基层中医工作者分享更多的国际、国内医学领域前沿学科信息和行业文化,举办更多的权威性、前沿性、科学性、实用性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我们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基层中医药行业的医务工作者拓展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国际视野,促进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朱佳卿教授宣布换届名单

图片

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朱佳卿教授宣布换届名单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会长张皓臣做工作报告

图片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会长张皓臣做工作报告


北京圣医国康国际中医药研究院、鼎和堂中医院长赵倩蓓女士致词

▲北京圣医国康国际中医药研究院、鼎和堂中医院长赵倩蓓女士致词


北京圣医国康国际中医药研究院、鼎和堂中医院长赵倩蓓女士做主题为《中医药产业数智化和创新的发展》的专题报告。报告围绕践行学会核心理念,立足中国中医药产业的数智化和创新化发展,赵倩蓓女士在对“古代经典名方传承与发扬,严抓中药材与产品质量、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的建立、鼎和AI融合“医、康、美、养、文”五维一体“治未病”、让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展‘走向世界’等六个方面”展开交流。

鼎和堂中医创新发展模式受到现场专家的掌声和赞叹,中医在基层创新服务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解决了中医行业的痛点,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好的数智化的中医解决方案,为确立中医产业的经营者提供标准化的终端品牌和创新模式。


图片


国医大师李佃贵在肯定鼎和堂中医创新发展的模式同时也高兴地为“鼎和堂”中医馆题词“鼎和中医,妙手回春”八个大字。这是对鼎和堂全体医师队伍以及专业的认可,更是对鼎和中医发展的高度肯定。


在24日上午举行的大会开幕式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吴刚为新当选的基层医疗服务分会会长及副会长颁发任命证书,北京圣医国康国际中医药研究院、鼎和堂中医院长赵倩蓓女士颁发第二届副会长任命证书。


颁发聘书

图片


新当选的基层医疗服务分会秘书长刘志学主持举行的“十四·五时期中医药振兴发展政策解读大会”。鼎和堂中医馆长刘梅发布《鼎和堂中医数字化 AI服务生态体系》的运营模式,受到学会领导以及众多资深专家对鼎和堂中医项目高度认同。


鼎和堂中医馆馆长刘梅做专场报告

图片

▲鼎和堂中医馆馆长刘梅做专场报告


大会授予花神生态的北京圣医国康国际中医药研究院、鼎和堂中医2023“特别贡献单位” 荣誉称号。


图片


古代经典名方的传承和创新

北京圣医国康国际中医药研究院,鼎和堂中医馆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实践发展的示范基地,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的积极组织推进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研究工作中,2023“北京圣医国康国际中医药研究院研方出古方回春丹、玉女回春丹、抗毒丸、华夏国康酒等二十二方古方”获得批号并已公布,将古代名方传承创新,发扬光大。


图片
图片


建立道地药材资源库

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药”是“医”的活水之源,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与北京圣医国康国际中医药研究院共建[中医药动植物种(养)植保护示范教育基地],基地办公室设于杭州,将联合企业和高校,依据道地药材的分布的地理特点,建立“药用植物种植资源库”,加强中药材种植资源的应用及产业化。


图片
图片


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发布实施,其中提到“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对中医AI智能系统开发进行立项,便于向全国推广,由北京圣医国康国际中医药研究院与鼎和堂中医组成科研团队、人工智能博士团队与国医名师共同研发,创新研制多相位光电传感器,感知人体脉象;构建中医大师、名医个性化脉诊、舌诊、问诊深度学习CNN模型;基于传统中医上千本典籍、名著与万余个古今中医方剂,创建鼎和堂中医知识图谱、方剂的药理研究资料和诊疗机制的资料,形成了标准的数据库。鼎和堂中医AI辅助诊疗系统解决中医Al望闻问切综合诊断的难题,整体达到中医AI先进水平,智能助诊、中医药数字化为传承中医药文化提供了強有力支撑平台。


图片


重预防、重保健、治未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重预防、重保健、治未病,使人们逐步形成维护促进健康,不得病或少得病的意识。中医治未病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的养生理论,鼎和堂中医馆内设有中国国医大师孙光荣中和医派学术传承工作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医名医邬汝源生命科学工作室等,并与国内高校和研究院建立技术研发体系。提供特色中医诊疗、治未病服务。鼎和堂中医开发慢病智慧调养系统。融合中医AI,以“医、康、美、养、文”五维一体,开发药食同源产品、特医食品,研发功能性药膳、药茶、药炙等中医药健康服务与产品,根据不同体质状况提出针对性的健康处方,达到精准化个体医疗体系,建立满足不同人群健康需求。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责任

在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基层医疗服务分会的指导下,2023年鼎和堂“中医药文化服务宣传”活动在全国率先开展,先后开展20多场公益“走进社区,守护邻里健康义诊行动”弘扬中医药文化,科普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提升社区的健康指数,为社区邻里提供“一站式”中医养生义诊,中医药文化宣传等公益关爱活动,得到社区邻里们高度认可。同时为广大企业家们,为青少年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打造新中医文化深体验,不断提升群众对中医药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图片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鼎和堂中医以“创新、怀德、和合、绿色”的核心理念,在北京圣医国康国际中医药研究院的专业依托下,不断进行中医药科研技术、弘扬中医药文化,经典古方传承与创新、道地药材资源库、中医人才培养、科普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AI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为用户在以“医、康、美、养、文”五维一体提供综合性健康解决方案,打造中医数智生态型诊疗服务体系,为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图片
图片


北京圣医国康国际中医药研究院

花蓓·鼎和堂中医

—— 中医数智生态型诊疗服务体系 ——


咨询服务|合作加盟|商务对接

Business cooperation please leave us a message.


咨询电话:13867401387

0571-85129899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西湖大道

丰平商业中心5楼


图片

花神健康

图片

北京圣医国康国际中医药研究院

图片

华夏传承艺术中心

图片

  宫艺艺术